老司机深夜免费福利-老司机深夜影院入口aaaa-老司机午夜精品99久久免费-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021-65661727
中文版
英文版 聯系我們
服務熱線  021-65661727
服務熱線  021-65661727 服務熱線 021-65661727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返回頂部
驥路探索

公司如何要求員工賠償損失? | 公司管理

員工過錯 VS 損失賠償

 

員工在履職過程中,因各種原因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事件時有發生。那么,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損失嗎?何種情況下公司要求員工賠償損失可獲得法院支持呢?

 

 

一、公司訴請員工賠償損失糾紛案例再現

二、人民法院關于公司訴請員工賠償損失糾紛裁判要點

三、律師關于公司向員工主張損失賠償之意見建議

 

一、公司訴請員工賠償損失糾紛案例再現

 

1.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與譚某某于2010年10月2日簽訂一份勞動合同,約定當事人一方故意或者過失違反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并給另一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規定或者約定承擔賠償責任。

2.2010年3月,熊某向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購買了起重機。同年7月,該起重機在重慶萬州區施工中發生事故,熊某遂向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的服務中心報修。公司派其營銷公司駐重慶代表處售后服務人員譚某某至現場查看處理。熊某與譚某某商定,由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負責維修。譚某某以“徐州某某機械公司”的名義與熊某簽訂了一份《修理合同》。

3. 后雙方對是否已修復發生爭執,交接未果。2012年1月熊某以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為被告,向重慶市某某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解除修理合同,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返還熊某維修費50000元并賠償經濟損失150000元,承擔案件受理費4300元。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履行了上述判決書的判項。

4. 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認為譚某某給企業造成了208325元的損失,遂對譚某某進行追償,先申請仲裁,仲裁對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的仲裁請求不予支持;后向法院起訴,一審法院駁回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人民法院關于公司訴請員工賠償損失糾紛裁判要點

 

法院生效判決認為:

1. 譚某某作為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員工,基于公司指派到現場處理熊某報修事宜,并將熊某損壞的起重機運至維修服務站維修,其行為系職務行為。由于公司未能完成維修義務,故應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依法應賠償起重機的停運損失。

2. 雖然譚某某在公司的詢問筆錄及庭審中認可愿意對簽訂合同的行為承擔相應責任,但公司主張涉案損失并非因簽訂修理合同這一單一因素而形成,而是公司管理不嚴,規章制度不健全,處理糾紛不及時,疏于與客戶交流溝通等因素造成。故徐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依據勞動合同的約定向員工譚某某進行追償的主張,證據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

 

三、律師關于公司向員工主張損失賠償之意見建議

 

員工在履職過程中,因各種原因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事件時有發生。那么,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損失嗎?何種情況下公司要求員工賠償損失可獲得法院支持呢?本律師結合本文案例特作如下分析,供讀者參考。

1.公司要求員工賠償損失需滿足的條件

1)公司對員工因個人過錯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有明確的約定

一般而言,公司可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員工因自身過錯給公司造成損失的,需承擔賠償責任,并約定損失的計算依據。同時,公司還可在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員工手冊等文件中作出有前述內容的規定。

2)公司需產生實際損失

公司欲主張員工賠償損失,需證明損失的存在。但要求員工賠償的損失,一般為直接損失,如不合格產品的價值、賠償第三方的違約金等。諸如公司商譽損失、交易機會喪失的損失,一般不能要求員工賠償。

3)員工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

公司經營中本來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員工一般過失給公司帶來損失,一般被認為屬于公司的經營損失,是公司理應承受的經營風險,故而不得向員工主張賠償。只有員工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給公司造成損失,公司才能要求員工賠償。

4)公司的損失與員工行為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

只有公司的損失是員工的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不存在其他原因時,公司才能向員工主張賠償。

2.給公司的建議

基于本文案例及以上分析,本律師特對公司提出以下建議:

1)需完善勞動合同版本及公司規章制度

 現行勞動法律對公司向員工主張經濟賠償的規定,只有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違反保密義務、競業限制情形給公司造成損失,公司才能向員工主張賠償。因此,公司如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只有加強自身管理,完善公司規章制度及勞動合同版本,對可要求員工賠償的情形作出約定,做到向員工追償有據可依。

2)加強對員工的管理

公司應對員工明確崗位職責,對員工進行崗位職責、技能培訓,對員工的薪酬體系作出合理的設計,一旦發生員工履職造成損失時,及時保存證據。這樣管理,既是對員工的保護,避免員工在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同時也是對公司自身權益的有效保護,便于公司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