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證據逾期提供 上海高院開出30萬罰單
近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審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該案上訴人在一審庭前證據交換時對借款本息金額提出異議但未提交證據,一審判決后提起上訴,并在二審開庭之前提交了數份證據。
上海高院依據上述證據對一審判決予以部分改判,并對上訴人逾期舉證的行為,作出罰款人民幣30萬元的決定。
一審時未提交重要證據
無正當理由缺席庭審
2017年至2018年期間,陳某與某實業公司簽訂多份借款合同。陳某按照合同約定向某實業公司分批發放了借款,而某實業公司只陸續歸還了部分借款和利息。陳某遂起訴某實業公司,要求其歸還剩余本金和利息。
一審法院對該案進行審理,某實業公司在庭前證據交換時,對借款本息金額曾提出異議,但一直未提交相應證據,之后又無正當理由缺席庭審。
二審開庭前才提交證據
因逾期舉證被罰款
一審判決后,某實業公司對判決不服,遂向上海高院提起上訴,并在二審開庭之前提交了中國農業銀行《客戶收付款入賬通知》71份等證據,認為一審法院遺漏計算某實業公司的還款1800余萬元。
在二審庭審中,陳某對某實業公司提交的證據真實性無異議。經各方當事人對賬,上海高院認定某實業公司所持證據可作結算依據,故對一審判決予以部分改判。
上海高院認為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采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采納,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某實業公司在二審中提供的證據涉及系爭借款合同中的欠付款項金額,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法院依法予以采納。但該公司在一審審理期間未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且該證據亦非一審判決后形成的新證據,顯屬其逾期提供的證據。該公司未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逾期提供證據無正當理由,應視為故意遲延提交證據,該行為妨礙民事訴訟的正常秩序,導致一審誤判,增加了當事人的訴累,浪費了司法資源。上海高院遂依法對該公司作出罰款人民幣30萬元的決定。
《罰款決定書》送達后,某實業公司認可罰款金額,也未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法官說法
該案承辦法官傅偉芬表示,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是民事訴訟應有之意,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應視為故意遲延提交證據,該行為妨礙了民事訴訟的正常秩序。
為保證訴訟程序公正、高效且經濟地進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配合法院的審理工作,正當行使訴訟權利,積極履行訴訟義務,通過積極舉證等合法手段,維護自身的權益。當事人惡意拖延訴訟進程、阻擾庭審調查、故意增加對方當事人訟累的行為,不僅侵害了對方當事人的權益,也對司法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法院可以依法對不誠信訴訟行為進行懲戒。
本案中,某實業公司一審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對自身訴訟義務沒有盡到必要注意義務,遲遲不提交其持有證據,消極應對訴訟,藐視司法程序,影響審判效率,根據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等規定實業公司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此次,新《民事證據規則》進一步明確了法院對逾期提供證據處以罰款的金額可以結合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過錯程度、導致訴訟延遲的情況、訴訟標的金額等因素,確定罰款數額。但罰款不是主要目的,規范訴訟秩序、提高訴訟效率、維護司法權威才是根本。希望以此案為戒,引導當事人遵循誠信原則、遵守訴訟制度、回歸法治軌道,為推動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作出貢獻。
附:相關法律條文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納該證據,或者采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第一百一十五條 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
第一百一十六條 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準。
拘傳應當發拘傳票。
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采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采納,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
第一百八十五條 被罰款、拘留的人不服罰款、拘留決定申請復議的,應自收到決定書之日起三日內提出。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后五日內作出決定,并將復議結果通知下級人民法院和當事人。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
第五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處以罰款的,可以結合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過錯程度、導致訴訟遲延的情況、訴訟標的金額等因素,確定罰款數額。
來源: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轉載自“浦江天平”公眾號